找到相关内容177篇,用时4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弘扬佛教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可成佛。”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人,都能具有菩萨的恭敬之心,那么,必然实现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从而对社会的安宁有相当的助益,“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将西方莲邦乐土,移至眼前,这是何等幸福喜乐之事。...社会矛盾。这种态度无疑有助于人与人宽容、厚道相待,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来自人的贡高我慢,因此学习佛教推崇的平等精神,无疑对改善紧张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众生平等是佛教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72260118.html
  • 释迦大觉无上道即是天台圆顿一乘实相

    :法性如大海。说有是非。凡夫圣贤人。平等无高下。惟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由其“实行甚疾”。故以龙女成佛之“权行”:示现证成。令人深信疑也。于“菩萨品”(全集6770)蕅公结云:当知法华是疾...果性、果果性。则一念具足三因、五因、横。不一异。一切无不咸尔。此即菩萨:“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之实意。《圆觉经》云:始知众生,本来是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永明古佛云:理量双销。可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73360675.html
  • 同体与共生

    推动者。  平等包容众缘和合  佛经里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一佛出世,千佛护持”的实例,这些都是“同体平等”的有力凭证:《法华经》中,菩萨怀“同体平等”的慈悲心,礼敬一切众生并且说道:“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佛陀降生蓝毗尼园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十法界中的一切众生都是至尊至贵、平等无差的;般若性海里,众生的佛性都是清净染的。  反观我们的社会,却存有种种...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3162490.html
  • 二OO一年中国大陆佛教会议综述

    地藏的慈悲悯愿,在现代社会种种事件及环境中,对人类心灵的慰藉、提升与净化,确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菅野博史说,在中国和日本,菩萨的“礼拜行”广为人知。他指出菩萨的礼拜行同《法华经》没有直接的关系。菩萨的礼拜行展示的是一种非常朴素的生活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以及世界的各个角落实现这种最大程度地尊敬他人的思想和实践是一项最为困难的事业,然而作为解决现代各种问题的基础,我们应该当要确立...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0562527.html
  • 妙法莲华经廿八颂和慈湖三葳法师原韵

    父母生身肉眼在,障深不见复谁尤。  菩萨品第二十  未来诸佛皆应礼,现在韦生怎迎,疾走避人时碌砾,高声赞家日营营,自是无倦,精进当觉有情,最是一桩堪笑事,愚迷得记反瞪睛。  如来神力...权,难忘慈父深恩在,长揖箕袭谢昔贤。  信解品第四  声闻劣志未堪,尽有同心向大情,穷子只因余粪秽,贱人争怯荣名,自甘逃逝空辞宠,少得凄迟懈进程,直待托孤才领悟,竛竮翻笑异乡行。  药草喻品第五 ...

    释本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4566567.html
  • 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有3小时。看起来极其 复杂、繁琐,但是在恭恭敬敬 的行为中,体现了茶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万物的精神。  在佛教《法华经》中,有 一位“菩萨”,他管见什么人,都要行礼致敬,说到:“我对你们...佛教徒“过午食”,因而,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 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食”的营养。茶 叶中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 使它成了僧侣们最理想的饮料。古人认为茶有“三 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1871568.html
  • 一瓣心香 十方信仰

    的善行,就像《法华经》中的菩萨,永远轻视任何人;如此谦恭有礼的修养,比烧形式上的香更好。   第二、一束鲜花如一脸微笑:手捧鲜花去供佛固然很美,但真正最美的是脸上的微笑、慈祥。对人献花,...香品经科学检验出焚烧之后,会产生多环芳香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这种类似“蚊香”的香品,大都添加大量化学香料制成,消费者如注意,将有害身体健康。消保会曾表示,据成大、台大、中研院研究报告,烧香易产生丙酮、...

    黄书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1076970.html
  • 敬僧

    ,因为你的尊敬,而使他能够越来越如法。  在家人看到出家人,若时时生起恭敬的心意,自己会受到好处。经典记载,菩萨看到人就说:“你们将来一定会成佛,所以我不敢轻视大家。”不论行为多不好的人,他都用同样恭敬的心来对待。假使每个学佛的人都用这种心态,将一切众生看成和佛一般平等,佛是已经成就的人,众生则是将来会成就的佛,都一样尊重,就能折服自己的贡高我慢心了。平时很多在家或是出家众,也能够用...

    慧深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645980.html
  • 略说《法华经》授记之特色

    亦有明显的要求和不同变化。首先,本经讲能授记之人有二种:一者为弟子们授记,二者菩萨授弟子之记,但二者所授的对象各有不同,佛具授通别二记。因为如来是三德圆满的大圣人,三智全具,圆融辨通,能知此所授...情况等,只是以三因佛性为缘,而授予通记。菩萨则只授通记,而不得授别记。因为常不轻菩萨未能完全达到三智圆满,只居因位,对所授之人的劫数长远还未能完全了达,故不得授与别记,如本经等二十品云:“我不敢...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43162671.html
  • 释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

    决定的。 再说慈悲观。佛教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切众生过去生中都曾是我们的父母亲属,所以,我们不能恼怒他们。佛陀在过去生中修慈悲观,就不愿恼怒任何一个众生。他有一生做菩萨,就轻慢任何一个众生,看到众生都向他们顶礼,认为他们是将来的佛,应该给他们顶礼。但有些人理解,反而骂他,甚至打他。他便离远一点向人家顶礼。他一直这样做,不管他人的侮辱、漫骂。菩萨正是修忍辱行的典范。另外,...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04476540.html